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
关于对市第八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第86140号
建议的会办意见
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聂卫平代表在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增强三亚市应对雨洪灾害的能力以提升城市韧性的建议”收悉。根据要求,由我区协助你们办理此建议,经研究,现提出涉及我区工作的答复意见。
一、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职责的通知》(三府办函〔2022〕53号)“中心城区范围内红线宽度20米以上的市政道路、桥梁的行业主管部门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则上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维护管理”。我区主要负责吉阳区辖区范围内红线宽度20米及以下的道路(主要为背街小巷)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现阶段工作进展如下:
(一)重点工程推进
红土坎村改造(投资1783万元):新建雨水管网及沥青路面,预计排水能力提升70%。
荔枝沟汕头村工程(投资1036万元):已实现雨污分流系统全覆盖,汛期未再发生内涝。
红郊社区改造(进度97%):新建雨水管沟3957米,计划竣工时间为2025年9月。
(二)应急机制完善
区应急管理局修订《三亚市吉阳区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优化指挥体系与权责划分。
建立暴雨预警联动机制,组织消防、住建、综合执法、园林绿地等部门实时响应,实现汛情快速处置。
组建区级应急队伍1087人、村社区基层队伍1200人,每年开展1—2次三防演练,强化协同能力。
(三)社会共治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提升背街小巷雨洪灾害预防能力,市民可通过“12345”热线反映积水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规划与改造
2025年计划启动吉阳区神笔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吉阳区荔枝沟社区周边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项目,计划总投资为6435.92万元。结合今年台风“蝴蝶”灾后复盘分析,对吉阳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回头看”,溯源积水成因,针对性进行防范措施。
(二)推进雨污分流
持续推进雨污分流工程,确保红郊社区等项目按期竣工,新增项目优先纳入财政预算。
(三)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村、社区防汛宣传,提升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吉阳区将紧扣“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要求,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提升背街小巷防汛能力,为全市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基层支撑。
以上意见,请你们在正式答复代表时参考。
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
2025年7月10日
(联系人:黎仕再;联系电话:88714711)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