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互动>人大建议

对三亚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86068号建议的答复

【字体: 打印
2025-07-11 15:43 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

                        

对三亚市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86068号建议的答复

苏少洪代表:

您提出“关于在博后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机制改革试点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完善基础设施与资源保障

垃圾处理升级:垃圾要及时转运处理,不得出现满溢或者垃圾不放置桶内,堆积在桶旁,做到日产日清,按规定做好分类垃圾的分类清运,增设智能分类垃圾桶,配备二维码识别和满溢报警功能,实现垃圾投放数据实时监控。

污水处理优化:加强生活污水管控,强化管网养护确保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农田灌溉。
    公厕与道路改造:公厕实行专人专职保洁,实行制度牌上墙,做到设施维护良好,环境干净整洁,改造无害化公厕,配备智能感应设备,提升使用体验村内道路管理有序,路面干净无破损,无垃圾,村内生活污水不乱排至道路,道路两侧整洁,无乱堆乱放,完善排水系统,消除“晴天泥泞、雨天积水”问题。

二、强化村民主体作用与激励机制
   积分兑换制度: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结合乡村治理积分制,村民通过垃圾分类、参与清扫等行为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积分排名公示,激发村民竞争意识,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环保宣传全覆盖:定期举办“环保达人”评选,表彰先进家庭,树立榜样对于每月排名前35名的农户,给予物资奖励,具体实物种类、数量,由本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构建多方协同治理体系

政府主导与政策支持:设立专项改革基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应用。制定《博后村环境卫生治理条例》,明确各方职责,保障改革合法性。

企业参与与市场化运作:引入环保企业负责垃圾收运和处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营”模式降低成本。鼓励企业开发“环保+旅游”产品,如垃圾分类主题民宿、生态观光等,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社会组织监督: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治理成效,确保透明公开。

四、预期成效与存在问题

预期成效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基础设施覆盖率100%,污水处理率提升至80%形成“政府-企业-村民-社会组织”四方协同的治理模式,降低治理成本30%

存在问题:村民参与度低通过积分激励、榜样示范、教育宣传等手段提升参与意愿资金不足引入社会资本,开发“环保+旅游”等产业,实现自我造血技术适用性差优先选择成熟技术,建立试点验证机制,确保技术落地可行。

五、总结与推广价值

博后村环境卫生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将以“村民主体、多方协同、长效运行”为核心,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激励机制创新、协同体系构建、科技应用和长效机制建设,实现乡村环境治理的全面提升。试点成功后,可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模式,为其他乡村提供参考,推动全国乡村环境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在博后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

                                2025710

联系人:王后将;联系电话:18389929191

(此件主动公开)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主办: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52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