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七届三亚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公示
经各区、各单位推荐,相关部门审议确定,拟推荐向可宾等24名同志为第七届三亚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5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若对候选人名单有异议,请实名以邮寄、电话、电子邮箱等方式,向中共三亚市委精神文明爱卫办反映。反映情况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具体线索,以便调查核实。
邮寄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旅文三亚总部港A3栋7楼市委精神文明爱卫办。
监督电话:88259030。电子邮箱:sanyawmb@163.com。
中共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11月7日
2025年11月7日,第七届三亚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在24名候选人中,吉阳区共有5人入选。
这些吉阳人,在平凡生活里书写着不凡的道德答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聚焦身边的吉阳榜样,感受他们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第七届三亚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简要事迹
助人为乐模范(5人)
向可宾 男 1964年2月 三亚市崖州区金鸡社区丰收队居民
他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家境拮据却心怀大爱,用七年时光为素昧平生的孩子撑起一片天。从2018年开始承担起抚养向某玲的重担,到如今看着她顺利完成高考、学会感恩,向可宾用最朴素的行动证明,爱可以跨越血缘,平凡人也能写出动人的大爱诗篇。
李涛 男 1981年10月 三亚市污水管网管理有限公司职员
2022年11月,李涛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4年7月,李涛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组织配型与一位血液病患者相合,在得知配型成功的消息后,李涛义无反顾地作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并于2024年7月17日上午成功提取25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全国第18033例、海南省第201例、三亚市第32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
计清野 男 1994年11月 三亚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的优秀骨干队员
他凭借扎实的急救技能多次挺身而出,成功救助醉酒昏迷人员,用腹部冲击法解除儿童气道梗阻,为电动车事故伤者止血包扎,处理中暑及骨折患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多次参与公益活动,无偿献血10余次,并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和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杨凤銮 女 1977年6月 三亚吉阳区六道幼儿园园长
2017年,她创办海南省第一家融合教育幼儿园,一点一滴,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融合教育体系。2024年,她再次迎难而上,创办海南省首家民办大龄特殊儿童康复成长中心,让7岁以上的特殊青少儿可以学习文化知识、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甚至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多年以来,她帮助成千上万的特殊儿童、少年,用爱与专业为特殊儿童点亮了希望的明灯,使他们不再是家庭的负担,而是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吴平焕 女 1992年4月 三亚市吉阳区榆亚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兼纪检站站长
在一次走访目睹独居老人的孤独后,她萌生创立《一顿饭的陪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想法。为让项目落地,她不畏艰难,奔走于组织和商家之间争取支持。她打造的《一顿饭的陪伴》品牌项目获评三亚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事迹被人民日报、三亚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并登上全国性节目《人民路上为人民》及海南“南海先锋”平台。
见义勇为模范(3人)
赵锐 男 1989年12月 中共三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2024年12月27日深夜,在三亚动车站广场,来自陕西的旅客高某精神障碍突然发作,向正在等车的黑衣女子挥拳猛击其头部,女子吓得慌乱中踉跄奔逃,但丧失理智的高某并未就此罢手,他转而向不远处的另一名女子扑去。刚好出差返回三亚的赵锐,发现高某施暴的身影,面对情绪失控,极具攻击性的高某,赵锐临危不惧与对方展开激烈的缠斗,最终瞅准时机将高某制服。赵锐这一壮举,充分展现他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人的英雄本色。
林方裕 男 1985年7月 三亚市崖州区金鸡社区党委书记
2018年4月,时任崖州区南滨居党委副书记的林方裕接到群众反映,13岁女孩被养父向某遗弃在废弃厂房。他迅速协调帮扶,将女孩托付给远房亲戚照料。2023年10月,向某携不良动机返回索要抚养权遭拒后,多次恐吓威胁甚至扬言报复社会。林方裕坚守法律底线,坚决捍卫女孩合法权益。2024年11月,向某持羊角锤报复行凶,林方裕闻讯挺身而出,腿部受伤仍死死控制对方,成功制服歹徒、化解危机;在危急关头,他不顾安危、勇毅果敢,尽显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多年来,林方裕扎根基层、为民履职,先后多次荣获三亚市“禁毒先进个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及崖州区“优秀共产党员”“三亚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等荣誉。
杨广聪 男 1986年2月 三亚市崖州区杨煜电器店家电维修安装工作人员
2023年12月19日,杨广聪听到街边的群众惊慌地喊“有人持刀行凶”,杨广聪转身抬头就看到嫌疑人王某日右手拿着一把刀追砍洪某静向马路对面的南滨中学跑去,随后杨广聪拿起清补凉店门口的红色塑料椅,立即冲到马路对面阻止王某日行凶。经过一番激烈的缠斗,杨广聪将王某日控制住,直至警察到达现场。杨广聪用实际行为守护群众的安全,2025年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诚实守信(3人)
尚张永 男 1981年2月 三亚希尔顿花园酒店总经理
在酒店经营管理中,他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将诚信严格写入酒店员工手册、服务标准,确保“5分钟响应维修”“1分钟退房”“无理由退订”。在酒店设立“诚信之星”等奖项,深耕诚信理念,荣获“2024年度三亚市文明旅游单位”等多项荣誉。
许谅明 男 1987年5月 三亚大白鲨财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深耕三亚财务服务行业八余载,始终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奉为圭臬。他视客户资金安全财税合规为生命线,建立严格内控体系,服务海南自贸港13个重点园区入园企业3000余户零差错、零投诉。面对利益诱惑,他坚决拒做假账、逃税漏税,曾在2022年主动退还客户误付的4万元巨款,赢得“信得过财务管家”美誉。
谭丽丽 女 1982年3月 达丽影视制作(三亚)有限公司总经理、三亚市天涯区政协常委
深耕影视二十载,以“诚实守信”为人生信条,是新时代女性的道德标杆。她携手三亚航院共建海南首家校企合办影视艺术学院,首创“三真”理念,拒绝虚报师资,设立全透明奖学金,疫情期间亦“不降标准、不减名额”。作为全国首部描写政协委员的短剧《女政协委员》的出品人和总制片人,她以高质量制作为行业树立诚信典范。作为政协委员,她提交《关于建立影视行业诚信评价体系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
敬业奉献(8人)
林策策 男 1991年9月 三亚海关办公室主任
他长期坚守国门一线,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他积极推动制度集成创新,参与信用管理、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等多项政策研究,持续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监管模式改革,多项成果获评创新案例。他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助力“零关税”货物入境、推动口岸验收,广泛宣传海关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他心系企业群众,搭建咨询平台,年均处理诉求500余起,热心公益,定期献血、扶贫助农,弘扬文明家风。先后获全国文明家庭、省“最美家庭”、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李杏梅 女 1973年5月 三亚市第七小学教师
1994年起在第七小学任教,坚守教学一线近三十一载,她注重自我提升,融合前沿教育理论,形成独特教学智慧。作为班主任,她创新管理模式,所带班级多次获“优秀中队”。教学中探索“快乐阅读”模式,善用“错题本”培养学生思维。她屡获“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论文获市级奖项,指导学生在科学探究、征文等比赛中斩获佳绩,2020年荣获海南省“优秀支教教师”称号,以行动诠释教师担当。
肖春雷 男 1984年2月 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派驻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
从2021年帮扶过渡期4年来,他积极为村民谋福利,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引进了榴莲、彩虹西瓜、紫色释迦等一系列 “新奇特优” 热带果蔬,丰富种植结构,成功探索那受村 “新奇特优”产业新路径,打造“一特三基地”。同时作为农业的科研人员,他讲授当季适用的农业知识和技术,4年来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共 1370人次参与。从2021年到2024年,在他任职期间,那受村集体年收入从24万元跃至240多万元,脱贫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68元增长到29184元。
许如意 女 1980年10月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
她聚焦种业振兴,牵头制定《三亚市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等规划,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推动南繁耕地保护模式等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夯实南繁科研平台建设,实施南繁“五大提升工程”。创新南繁服务机制,建立三级联动体系,优化供地补贴发放程序。推动种业CRO工作,优化种业企业发展环境。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制定风险管控制度,强化转基因监管。参与中国种子大会、全国民族运动会、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展现强烈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王兴安 男 1973年11月 三亚市检察院案管部主任
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10余篇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征文中获奖,办理案件300余件,5份检察建议获评省优秀建议,17篇分析报告受到省、市领导批示,多项经验做法被最高检、省院推广,探索建立的2项机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创新项目,3项做法入选三亚市服务企业发展典型案例。个人先后多次被市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被表彰为先进党务工作者,海南省最美家庭,所在部门连续5年获评先进集体,创设的特色微党课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理论学习优秀案例。
陶玉娟 女 1969年8月 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手术麻醉科主任
她以崇高医德引领科室,严抓廉洁行医,率先垂范拒收红包,并连续十五年无偿献血获全国金银奖。勇攀技术高峰,成功筹建琼南首个小儿镇静中心,将无痛分娩率提升至78%,并推动开展22项新技术新项目(如小儿ERCP麻醉、自体血回收技术应用等)。注重团队建设,打造团结协作的科室文化,建成“阳光小屋”提升服务,通过智能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团队在竞赛中屡获佳绩。深耕教研,连续主办省级继教项目,成功申办国家级项目,带领团队发表多篇论文并开展科研项目。
刘丽媛 女 1983年8月 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小学副校长
她始终以德立身、以爱育人,教学成绩突出,担任副校长后仍坚持一线教学,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评课超45节。她带领教师推进教学改革,主持省级课题,多次开展市级讲座,培养骨干教师,助力多名教师在省、区级比赛中获奖。她关爱学生,关注特殊学生,自发成立心理健康小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曾获得三亚市“教坛新秀”“教学精英”等称号。从乡村教师到管理岗位,她始终以敬业和担当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崇高品格。
苏亚妹 女 1989年3月 生前系中国电信三亚分公司热线运营中心副主任
从2011年大学一毕业,她便扎进了这份与群众诉求为伴的工作里,始终践行热线“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解民忧”的服务宗旨,14年来,在她的坚守下,热线服务团队取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海南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2025年8月11日,苏亚妹在工作中因胸痛就医,8月14日下午因暴发性心肌炎离世。在她工单笔记扉页上写着 “多帮群众办一件事,少让群众跑一趟路”—这是她的初心。2025年10月10日,中共三亚市委追授“三亚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孝老爱亲(5人)
陈莉 女 汉族 1986年12月 三亚市海棠区庄大村大二组村民
作为五口之家的主心骨,她以坚韧和爱意守护着这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2012年,丈夫确诊尿毒症,年迈的公公又身患多种慢性病需频繁住院治疗。面对接踵而至的困境,这位柔弱的女子没有退缩,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在奔波生计与照料家人之间撑起一片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黄贵娥 女 1969年10月 三亚市天涯区第四小学退休职工
1996年,黄贵娥从嫁入叶家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和丈夫一起共同照顾出生6个月就患小儿麻痹症的二姑子叶美英和高龄的家公、家婆。面对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亲人,黄贵娥从未有过丝毫怨言,照顾二姑子的吃喝拉撒已成为黄贵娥的日常,后来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家公安详度过98岁高龄,她用平凡坚守诠释中华传统美德,书写着温暖人心的家庭故事。
蔡山伟 男 1975年7月 三亚市吉阳区新港社区组织委员
他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母亲,每日不辞辛劳地为她翻身、擦洗、喂饭喂药,处理各种生活起居需求。之后父亲年迈需要照顾,他又同时承担起护理双亲的重担,始终耐心周到,悉心安排父母的饮食和日常起居。尽管肩负家庭重担,他对待本职工作依然认真尽责,并重视对子女的陪伴与教导,努力平衡家庭与工作。家中遭遇变故后,他坚强应对,继续无微不至地履行对家人的责任。
孙立 男 1985年12月 三亚市崖州区梅西村村民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排行老五,父母因病相继离世,大哥是肢体一级和视力一级残疾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二哥也因糖尿病和白内障导致行动不便,每天翻身擦洗、喂饭喂药、穿衣洗漱、准备早餐这些已成为他的日常,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两位哥哥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向我们展示了人性最纯粹的光辉,诠释了“手足情深”。
黄议美 女 1977年12月 三亚市天涯区春园社区居民
2011年,她毅然辞去工作,全心照料患病的家公家婆。家婆经历两次脑肿瘤手术,伴有视力受损、智力衰退等后遗症,她每日精心准备餐食,贴心陪伴。家公因脑梗死等多种疾病卧床后,她不惧脏累,坚持擦拭身体、按摩护理,搭配营养饮食。多年来,生活重压未减其孝心,她还在便民疏导点为低保老人和贫困居民无偿缝补衣物。黄议美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诠释孝道真谛,践行尊老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