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阳区南新小学,黄安晴、黄予晨姐妹以拾金不昧的品格与全面发展的突出表现,生动诠释着新时代三亚好少年的深刻内涵,成为激励青少年向上向善的鲜活榜样。
黄安晴、黄予晨姐妹获赠锦旗。
2024年10月1日,国庆佳节的喜庆氛围弥漫在鹿城的大街小巷。黄安晴、黄予晨姐妹与母亲送弟弟去踢球途中,路过吉阳区南亚学校足球场附近时,目光瞬间被地面上散落的红色百元大钞吸引。姐妹俩蹲下身子捡起,经仔细清点,现金共有8000元。那一刻,面对这笔足以让许多人动心的意外之财,姐妹俩没有丝毫贪念,只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失主此刻必定心急如焚,必须归还财物。
“哪怕我们再需要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黄安晴看着妹妹坚定地说。姐妹俩随着妈妈直奔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荔枝沟派出所。此时,失主杨先生正心急如焚地向警方报案,声音里满是焦虑。民警通过严谨的信息核对与监控视频调取,很快确认这笔钱正是失主杨先生的。当失而复得的现金重新回到手中时,杨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衷心地感谢这两位小朋友,也非常感谢民警,我很开心也很激动,这社会好人还是多。”
为鼓励和表扬姐妹俩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荔枝沟派出所、吉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到南新小学为黄安晴、黄予晨授予“拾金不昧好少年”荣誉称号。同时,号召广大学生向她们学习,继续发扬拾金不昧的优良品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现场,掌声如雷,经久不息。失主杨先生特意送来锦旗,锦旗上“拾金不昧好榜样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烫金大字熠熠生辉。
在校园里,姐妹俩同样是同学们争相学习的榜样。姐姐黄安晴就读于南新小学六年级三班,是学校大队委大队长、红领巾广播站站长。课堂上,她积极举手发言。遇到难题,从不退缩,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课后,她化身为耐心的“小老师”,不厌其烦地为同学讲解难题。作为班级的“主心骨”,无论是策划主题班会、组织文体活动,还是打扫教室卫生,她总是冲在前,用实际行动凝聚起班级的向心力。
妹妹黄予晨就读于南新小学五年级一班,她同样是班级里的“小太阳”。作为学校大队委员会成员,她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同学的贴心伙伴。课堂上,她认真听讲、积极互动;课间,她穿梭在同学们中间,或分享趣事、或探讨学习,欢声笑语不断。当同学间产生矛盾,她总能及时出现,用幽默的话语、真诚的态度化解纷争。
姐妹俩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公益服务,2023年,黄安晴登上第三届“温暖中国”公益传播年会的舞台。平日里,姐妹俩常走进社区,捡拾白色垃圾、清扫楼道、铲除小广告,用稚嫩的双手为家园添彩。她们还将节省的零花钱、比赛所得的奖学金,以及书籍、衣物、玩具等,慷慨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用爱心传递温暖与希望。
(记者 胡拥军 黎良图/文 胡拥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