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妇女党员带头拆围墙、种花草,我们也跟着学,把院子扮靓,不仅自己住着舒服,还能得到表彰,心里美滋滋的!”博后村村民苏大姐看着自家整洁别致的小院笑着说。
在吉阳区
像这样由村民亲手扮靓的
“美丽庭院”
正成为乡村新貌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吉阳区妇联以“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动员各村妇联、妇女群众及巾帼志愿者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将庭院“小美”汇聚成乡村“大美”,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美丽成效
“四美”风尚扮靓乡村图景
在吉阳区的广袤乡村
80户精心打造的“美丽庭院”
如繁星般点缀在15个村委会
这些脱颖而出的“美丽庭院”,诠释着布局美、清洁美、风貌美、和谐美的“四美”标准,不仅是村民生活的舒适空间,更是展现乡村新风貌的窗口共同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目前,吉阳区已打造80户示范庭院,并带动15户家庭申报创建,纳入15户重点宣传家庭,建成2个创建标杆村,形成“创建一户、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
“看到隔壁家评上了示范户,院子收拾得跟花园似的,我们也不能落后啊!”中廖村的林阿姨表示,她家也正在积极申报。
示范引领
细心勾勒“美丽庭院”蓝图
2023年以来,吉阳区妇联牵头抓总,统筹推进,打出“宣传+激励”组合拳。不仅依托吉阳区妇联公众号开设“美丽庭院展播”专栏展示风采,还对获评“美丽庭院”户授予奖牌并发放实用物资奖励,有效推动群众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创建”转变,形成“家家争创、户户争优”的热潮。
博后村作为建设示范村,采取“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村党员干部率先拆围墙、植花卉,带头建设好示范庭院,并以“四美”为标准,大胆向村庄环境问题开刀,同时创新推行“微网格+积分制”管理,带动全村家家户户参加建设,如今已成为全区庭院建设的“金名片”。
巾帼行动
巧手精描细绘“美丽庭院
打造“妇联推动+群众参与”全链条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各村(社区)妇联主席、妇女党员代表和巾帼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杂草;妇女先锋率先美化自家庭院,打造“美丽庭院样板间”,并帮扶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实现户户整洁有序。同时,注重文化赋能,在庭院美化中融入黎苗文化元素和家风故事,通过布置特色栅栏,栽种玫瑰、绿萝等特色绿植,打造兼具生态美与人文美的诗意空间。
“多亏了村妇联的女同胞们常来帮忙打扫,”六盘村的特困供养老人王大爷感激地说,“我这把年纪了,收拾院子力不从心,她们帮我整理得干干净净,我这心里也亮堂多了。”
融合赋能
梁情增光添彩“美丽庭院
为探索“美丽庭院”建设新路径,吉阳区妇联组织各村(社区)妇联主席赴罗蓬村范豪岭白兰花示范种植基地调研,探索“美丽庭院+妇女创业”模式,向中廖、博后、田独3个全国文明村赠送220株白兰花树苗,助力庭院经济与特色种植融合发展;将创建工作与乡村治理积分制有机结合,以家庭卫生良好、家风家教良好、邻里关系和谐等为标准,对表现突出的家庭进行积分奖励,推动“庭院美”与“乡风美”同频共振。
“搞好卫生、邻里互助、遵守村规,这些都能攒积分换生活用品。”一位参与积分制的村民表示,“大家积极性都高了,环境好了,风气也更好了。”
未来吉阳区将
锚定“清洁、绿色、文明”目标
深耕家庭“微治理”
通过多元化宣传
唤醒村民生活美学意识
打造“一户一景一故事”的特色乡村景观
让方寸庭院成为传递文明乡风的窗口
共绘乡村振兴巾帼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