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第八届三亚市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10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农业农村局:
李春花委员提出的关于促进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要求,由我单位协助你们办理此提案,经研究,现提出涉及我单位工作的会办意见。
一、工作开展
(一)科学规划布局,加强产业融合。吉阳区政府积极推动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特色乡村产业发展。一是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争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落实三亚芒果、三亚西甜瓜、冬季瓜菜等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我区2024年获得省级龙头企业为天锋旺海实业有限公司、海南远洋实业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为三亚嘉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二是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不断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目前已陆续完成红花、南丁、六盘等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申报认定程序。
(二)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影响力。不断强化我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等。一是打造好具有我区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已完成编制《三亚市吉阳区“吉阳玉米”公用品牌建设和推广实施方案》,并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品牌建设工作,目前已签订122亩水果玉米种植面积,2024年10月30日开始分批次发放第一批水果玉米种苗,并于2024年12月前发放共计24万株水果玉米种苗。推动芒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品种更新换代,引导种植户因地制宜种植新奇特优品种。二是推进吉阳区阳雀湖樟树港辣椒试点推广工作,委托远洋(海南)农业农村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辣椒种苗育苗工作,为罗蓬村脱贫户培育阳雀湖辣椒种苗共计115.4亩(每亩2000株),共计培育辣椒种苗230800株。三是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吉阳辖区内农业企业进行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两品一标”及农业品牌论证,2024年远洋(海南)农业农村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两品一标”认证,三亚腾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两品一标”,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GAP认证,海南盛筵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海南中本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获得农业品牌产品出口奖励。
(三)综合治理环境,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多措并举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一是实施“钱粮双丰收”工程,粮食播种任务;化学农药减量控害任务;三亚市吉阳区安罗常年蔬菜基地2大棚建设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是实施农业现代化,提高综合利率。截至目前废旧农膜回收量100.5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量4.79吨,农膜回收率67%。农药包装物回收率53%;共处理路边集中堆放秸秆260处。共离田处理秸秆约5060吨,还田约3977亩,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2024年相对于2020年化肥减量和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12%;出动60人次到我辖区3家规模养殖场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四)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对绿色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为推动吉阳区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发展当地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奠定基础,我区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开展三亚市吉阳区农业绿色发展及科技小院建设项目,大茅村科技小院有5名以上硕士/博士生长期驻扎,针对当地农田系统的土壤产能提升、主要特色作物(辣椒、燕窝果、“大茅”玉米、四棱豆、水稻、芒果、百香果)的绿色高值生产技术和区域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助力吉阳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科学管理。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强各类主体发展实力。我们通过委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吉阳区病虫害防控,水稻无人机飞防统治任务,无人机飞防防治水稻共计6600亩、芒果2363亩,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六)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拓展销售渠道,保障农民收入。一是根据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以及市场需求不定期组织开展的义卖活动,在同心家园八期等地举办消费助农集市,及时销售我区滞销农产品,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二是探索订单农业模式,以“企业+农户”的模式开展订单种植,积极引导远洋企业到大茅村与农户签订订单采购协议,回收玉米等农产品。稳定产销关系,降低市场波动,保障农户的基本收入。
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
2025年7月15日
(联系人:郑岳梼;联系电话:8870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