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三亚市吉阳区深入开展农村改厕
“提质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三亚市吉阳区深入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三亚市吉阳区深入开展农村改厕
“提质年”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拓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全面提升改厕质量和实效,按照《三亚市深入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方案》的要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聚焦农村改厕施工不规范、厕污一体化治理存在应接管未接现象、成品化粪池质量存在风险隐患、农村公厕建而不管现象、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充分、厕所管护机制不落实、财政资金支出慢、问题厕所整改反弹、农民参与度不充分等重点难点问题,强化规范管理,推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推进问题厕所扎实整改、新建(改)厕所质量过硬、厕污一体化治理高效推进、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农民群众参与度满意度明显提高,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问题厕所整改质量抽查。聚焦2021、2022年已摸排的厕所、2022年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厕所及全部已建成的农村公厕,做好查缺补漏“回头看”工作。重点对户厕问题摸排整改中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厕所,要持续跟踪问效,重点查看整改质量和群众使用满意度等方面内容。“回头看”发现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要抓紧整改;短期内难以整改的问题,要明确整改计划,力争到2025年前整改到位。以区政府为单位对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厕所进行全面核查问效,细化指标、逐项评价、通报结果,督促提高整改质量,从严从实整改到位,杜绝问题厕所反弹。(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乡村振兴局,配合单位:区爱卫办、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责任单位:各村委会、三亚环投集团,完成时限:2023年9月30日前)
(二)开展新建(改)厕所质量抽查。推进厕污一体化治理是今后农村改厕的基本要求,对新建(改)厕所要严把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验收质量关“三关”。重点针对在新建(改)厕所技术模式是否适宜、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施工过程是否规范、厕污一体化治理是否统筹推进、工匠对改厕技术是否掌握、群众参与是否充分等进行实地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切实提高农村改厕质量。下半年起,全省将组织开展农村新建(改)户厕质量大比武,通过比方案、比质量、比管护、看实效“三比一看”,以比促查、以比促学、以比促干。(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乡村振兴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爱卫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吉阳分局,责任单位:各村委会、三亚环投集团,完成时限:2023年11月30日前)
(三)开展厕具产品质量抽检。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对化粪池、便器、冲水设备等厕具产品进行专项质量抽检,重点检验外观材料、物理性能、技术参数等。抽检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选购使用合格厕具产品,杜绝质量低劣产品用于农村改厕。(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爱卫办,责任单位:各村委会、三亚环投集团,完成时限:2023年10月30日前)
(四)开展改厕经验和技术模式交流。区住建局要做好实地指导、试点示范和技术落地,积极探索推动厕污一体化治理改厕模式,加强农村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衔接,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经济适用、便利群众的原则进行农村户厕改造,鼓励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对采取“化粪池+小型人工湿地”模式改厕的,可统筹农村厕所革命中央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粪污资源化利用资金用于小型人工湿地建设,小型人工湿地建设费用单列,不包含在改厕补助资金中。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改厕经验和技术模式交流学习,重点聚焦组织发动、技术模式、质量管控、厕污一体化治理、长效管护、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促进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乡村振兴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爱卫办、区水务局,责任单位:各村委会、三亚环投集团,完成时限:2023年11月30日前)
(五)开展管护模式遴选推广。树立“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护”理念,建立健全厕所管护机制体系。在使用管护上,要明确农户管护主体、加强日常管护,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承担设备巡检维修;在粪污治理上,要因地制宜推动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治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对分散处理的要强化化粪池管理,定期清掏防止外溢。要积极挖掘基层探索的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协同治理、社会化服务、数字化管护、设备维修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遴选一批成本适中、群众接受、效果好、可持续的长效管护模式,可制作简明易懂的图示、手册、短视频等进行推介,做好遴选成果的转化应用。(牵头单位:区爱卫办、区乡村振兴局,配合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责任单位:各村委会、三亚环投集团,完成时限:2023年11月30日前)
(六)开展资金使用自查自纠。对农村厕所革命中央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省级公厕建设资金、户厕补助资金、粪污资源化利用资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重点检查奖补资金分配下达、使用范围、项目实施、支出进度、绩效目标实现和监督管理等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对已完成改厕但补助资金尚未拨付的及时拨付,对虚报冒领、重复申领等骗取改厕资金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爱卫办、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各村委会、三亚环投集团,完成时限:2023年10月30日前)
(七)开展改厕“明白卡”进门入户。大力推广《海南省农村厕污一体化(改厕)施工技术选型指南》,引导农户因地制宜推进厕污一体化施工。组织制作改厕“明白卡”,向改厕农户和有计划改厕农户发放,明确质量标准、技术模式选择、施工内容、补助标准、管护责任、管护方式等,进门入户做好解释沟通,做到施工前后“双确认”,农户确认同意才能施工,确认满意才能验收合格。省级将在8月底前遴选好的“明白卡”典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示范。(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区爱卫办、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各村委会、三亚环投集团,完成时限:2023年9月30日前)
(八)开展改厕故事“大家讲”。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平台,采用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方式,大力开展农村改厕公益宣传,推广《海南厕所革命动画宣传片》《海南厕所革命公益广告》《注塑化粪池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海南省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宣传片》等宣传片。举办多种形式的改厕故事“大家讲”活动,鼓励基层党员干部率先示范,讲好改厕故事,充分调动农民改厕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农民主动改厕、文明如厕。(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乡村振兴局、区爱卫办,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村委会、三亚环投集团,完成时限:2023年11月30日前)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我区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坚持区政府负总责,落实工作机制,继续运用五级书记抓农村厕所革命的作战体系和工作构架。把“提质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经费、层层夯实责任。依靠村级组织、驻村工作队,进门入户做细工作。各相关单位于2023年12月1日前将工作结果报送区住建局,区住建局汇总后报区政府审核,2023年12月10日前,区政府将工作落实情况报市厕改办,市厕改办汇总后于12月中旬前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
(二)强化督促指导。切实加强督导力度和调度频率,采取随机抽查、暗访、专项督导等方式,形成市、区两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区政府组织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市级将不定期抽查,对问题突出的区予以通报批评。国家已明确将“提质年”相关情况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省厕所革命办将持续跟踪问效,适时开展问题整改和新(改)建厕所质量抽查暗访,持续开展“四不两直”调研,查看改厕质量实效,发现好经验好做法,通报曝光典型问题。
(三)强化技术支撑。农村改厕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和人才支撑。要依托中央、省、市各级技术支撑服务力量,通过实地指导、现场培训、在线咨询等方式,解决实际困难。结合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等,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政策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强化宣传发动。组织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主题宣传,聚焦8项重点工作,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突出关键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科学改厕、文明如厕、科学处理粪污等科普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卫生意识,助推“提质年”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