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媒体看吉阳

[人民网]三亚:点燃村集体经济新引擎 走出“10万+”共富路

【字体: 打印
2023-11-06 10:11 人民网

人民网三亚11月2日电(记者李学山、牛良玉)8月24日,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三亚市博后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登记成立,这是三亚成立的首家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也是博后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一次生动实践,旨在通过整合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等途径,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村强民富的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基础。

博后村的这一实践只是三亚在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上的一个缩影。作为海南唯一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三亚自2021年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以来,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为全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蹚出了一条有益的路子。

博后村里经营起了多家民宿。人民网记者孟凡盛摄

不满足于“幸福账单”的博后村

博后村位于三亚市吉阳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南部,是一个黎族群众聚居村庄,共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67户,总人口3857人。别看现在的博后村被很多游客当作网红打卡地,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差”的小村落,由于村里的土地多为盐碱地,过去很多年,村民只能依靠种椰子树和养猪获得经济收入。2012年,这里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仅为5200元。同时因为村里没有配套的旅游设施,即使毗邻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亚龙湾,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游客光顾。

“只要能让亚龙湾十分之一的游客在我们村住下,村里的资源就能被盘活。”这是博后村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经常对媒体说的一句话。但如何引来游客并留下游客,却是让博后村比较发愁的事情。

改变发生在2009年,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瑰谷)在博后村租下2000多亩土地,通过改良优化土壤,培育热带玫瑰,让盐碱地上开出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海,引得游客纷至沓来,逐步打造出玫瑰游览观光、玫瑰二次加工等产业,走上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同时随着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博后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着这变化,村里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目前博后村共有民宿61家,客房近2000间。2022年,博后民宿共接待游客超29万人次,营业收入超5500万元,还延伸出了文化、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

旅游业态丰富了,来的游客自然随之增多,博后村村民的腰包也鼓了。村里晒出的“幸福账单”显示,202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95万元,和2012年相比增长了4.6倍。

但博后村并不满足于这份“幸福账单”,博后投资有限公司就是他们的一个新尝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将按现代企业方式管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逐步探索打破既往村级集体经济固定分红的模式,在经营中实现规范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和集约化发展,让村民享受更多红利。”博后村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公司董事长苏少洪说道。

“三亚市博后投资有限公司一方面是为了盘活村集体资产,增加村民收入,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为民宿产业集群打造一个管理规范、运作高效、服务一流、模式创新的营商环境。”博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魁表示,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的成立,将为博后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作用。

抱前村红掌基地。人民网记者牛良玉摄

抱前村的小梦想和大“野心”

在博后村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成立之前,位于三亚市天涯区北部山区的抱前村也在进行类似的探索。

抱前村也是一个黎族群众聚居的村庄,全村共11个村小组,总人口492户2303人。由于距离市区相对偏远,长期以来抱前村村集体经济单一、薄弱,以发展种植养殖业为主。“那时候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我们村干部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就业。”抱前村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麦胜荣说。


抱前村利用屋顶进行光伏发电,给村里带来收入。人民网记者牛良玉摄

近年来,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抱前村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下足了功夫,村“两委一社”推动农产品种植、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村集体产业快速发展,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新的致富路。尤其在三亚市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抱前村积极探索土地改革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做活优势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2021年,抱前村推进村委会集体土地上市,将两块约7.7亩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招拍和协议的方式出让,以618万元成交,标志着三亚市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破冰,这是三亚成交的第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跑在了全省前列。目前,在这块出让土地上,一栋五层楼高的酒店正拔地而起。麦胜荣说,今年年底酒店投入使用后,不仅能够为村里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也可以帮助村里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俯瞰抱前村。人民网记者牛良玉摄

目前抱前村已引入多家企业,分别在景点、民宿、垂钓、拓展、采摘等旅游项目上进行建设,通过村企合作、企业带动、村民参与的方式,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以及村民获得地租、务工和分红收益。

干净宽敞的村道、盛开的花卉,昔日偏远的黎村实现了美丽蝶变,引得八方游客前来……如今,乡村旅游的火热正在悄然影响和改变着抱前村。

“10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俗话说“大河涨水小河满”,村集体经济壮大,给这些村庄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有钱办事了”。

“做大蛋糕很重要,但分好蛋糕同样重要,带动群众致富,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麦胜荣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推动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规范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该村党总支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和凝聚群众能力,让广大村民充分享受村集体经济壮大带来的红利。如今,抱前村基本实现11个村小组“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

2022年年底,抱前村举行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分红仪式,从2022年村集体收入增量中安排10%(近3万元)奖励扎根基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突出贡献的10名村干部及下乡能人。“村集体产业发展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村集体收益要惠及每位村民。”抱前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长戴洲这样说。

博后村在刚刚过去的开学季,为村里的大学生发放了4000-7000元不等的资助。“虽然对于村里的很多家庭来说,不是很在意这笔钱的金额大小,但由此带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却是不能替代的。”博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邵晶,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夜市一条街,在对此前的小、散、乱经营问题进行规范整治的同时,也将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一部分摊位给没有经营民俗或者务工就业的村民,让他们也能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在三亚,村集体经济由薄弱变强壮的不止抱前村和博后村。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三亚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的目标,超额完成省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目标任务,全市全面消除薄弱村。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用春说,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首先要聚焦问题,才能寻找解决方案。为此,该局深入摸清各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各村的发展思路和产业规划,并结合各区“薄弱村”情况制定“一村一策”方案。

三亚市崖州区崖城村。人民网记者牛良玉摄

海棠区湾坡村通过构建“村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进一步使农民获得资产性收入。得益于引入“一村一企”,打造“一村一品”的模式,崖城区崖城村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帮扶,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运作,将村民闲散的土地资源整合,以“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及冬季瓜菜,打造冬瓜、苦瓜、葫芦瓜等特色蔬菜品牌。

柯用春表示,消除薄弱村,关键在于激发其自身的活力和动力,多元化发展乡村产业是关键,三亚未来还将持续通过产业探索出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有效途径,进一步盘活利用三亚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集体资产,实现资源资产变资金,促进生态产品转化,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位置基础。

(责编:陈海燕、席秀琴)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52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