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今日吉阳

外国幼童大东海边走失 多方齐心协力平安寻回

【字体: 打印
2025-08-20 09:39 三亚日报数字版

8月19日傍晚,三亚大东海旅游区上演温情一幕,一名3岁俄罗斯男童马克(化名)游玩时不慎走失,在该景区安保人员、红沙海岸派出所民警及热心游客的共同努力下,历经近一小时搜寻,最终在南中国大酒店前的沙滩上被平安寻回。

当日18时许,三亚大东海旅游区工作人员在海边接到一位俄罗斯女游客焦急万分的求助:她年仅3岁的儿子在景区三号游泳区附近意外走失。接到求助后,景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安抚这位焦急的母亲,并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一方面立即帮助游客报警,详细记录孩子的体貌特征、走失时的衣着等关键信息;另一方面根据其提供的孩子照片,迅速组织起一支由景区应急救援队、安保人员及驻景区警务室民警组成的联合搜寻队伍,实施搜寻。

时间就是生命,孩子的安全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搜寻队伍根据该游客提供的孩子最后出现的位置,迅速划定重点搜寻区域。大东海旅游区三号泳区及周边的南中国大酒店附近沙滩成为搜寻核心区。搜寻人员有的沿着海岸线进行排查,仔细询问沿途商户和游客;有的紧盯景区监控回放,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景区广播系统也用中英俄三种语言循环播放着寻人启事。夕阳西下,光线逐渐变暗,给搜寻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所有人的信念只有一个:尽快找到孩子!

搜寻人员给寻回的马克喂水。记者 胡拥军 通讯员 孙玉龙 摄

搜寻人员抱着马克。

紧张的搜寻持续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好消息从对讲机中传来——一名搜寻人员在南中国大酒店前的沙滩区域发现一名独自哭泣、外貌特征高度吻合的男童。经现场初步核实,确认这正是走失的马克。搜寻队员立即上前温柔安抚,并将孩子抱在怀里。经检查,小男孩除了受到一些惊吓,身体并无大碍。

与此同时,景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孩子被找到的消息告知仍在焦急等待的孩子母亲。当这位俄罗斯母亲看到安然无恙的儿子时,积压了一个小时的担忧与焦虑瞬间化为决堤的泪水。她一把将孩子紧紧搂入怀中,泣不成声。随后,她情绪激动地向在场所有帮助她的工作人员,不停地用俄语说着“Спасибо!Спасибо!(谢谢!谢谢!)”,并逐一与搜寻人员拥抱。这一刻,真挚而浓烈的感激之情超越了语言的障碍,让在场的人员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看到孩子安全回到妈妈怀里,那一刻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这种爱心传递和情感共鸣,尤其让人感动。”参与搜寻的景区安保负责人感慨地说。

目前,马克和家人继续享受在三亚的美好假期。阳光依旧,沙滩细软,而这段有惊无险的经历,以及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善良,必将成为这个俄罗斯家庭三亚之行中最为难忘的温暖记忆。

(记者 胡拥军)

短评:跨语言的搜寻,诠释三亚国际化担当

3岁俄罗斯男童在三亚大东海边走失被平安寻回,短短一小时的跨语言搜寻,不仅是多方协作的胜利,更映照出三亚这座旅游城市的温度与担当。

从景区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到民警与安保人员争分夺秒的搜寻,再到中英俄三语广播寻人,整个过程没有因语言隔阂减速,反而因多方协作更显高效有序。

当哭泣的孩子被温柔安抚,当俄罗斯母亲用拥抱和“Спасибо(谢谢)”倾泻感激,语言的壁垒在真挚情感前消融。这短短一小时,展现的不仅是三亚应急体系的高效,更是一座旅游城市对每一个生命的珍视,彰显了深深根植于三亚城市肌理的人文温度。

近年来,三亚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像马克一家这样的国际游客。此次事件的成功处置,不仅是一场高效的应急救援,更是对三亚旅游服务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和国际化人文关怀的一次生动诠释。它充分表明了三亚旅游接待体系具备处理涉外突发事件的能力,展现了三亚的专业、高效与爱心,为三亚乃至海南的国际化旅游环境书写了温情而暖心的一笔。

阳光洒满沙滩,这份关于守护与感恩的记忆,终将成为马克一家三亚之行中最温暖的注脚,也为三亚的国际化名片增添了一抹动人的底色。

(邢 文)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主办:三亚市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52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