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区:多业态商贸综合体融合发展,焕发城市商业新活力
吉阳区是三亚市管辖的4个县级区之一,位于三亚市中东部,东靠海棠区,西与天涯区相接,南抵南海亚龙湾,北部与保亭县交界,总面积372平方千米,占据三亚的心脏位置,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吉阳区高度重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内贸流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现代化水平,商贸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村快递通达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村级便民商店覆盖率、乡村物流共同配送率等7项建设内容均达提升型标准,有力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经济快速发展。9月27日,吉阳区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吉阳区俯瞰图
1、补齐发展短板,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
吉阳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作用,逐步扩大商贸空间体量,强化商贸行业高质量发展。各大商业综合体蓬勃发展、多点开花。2023年,海旅超体、天悦城、夏日站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新增县域内经营面积43万平方米,不仅激发了周边的商业潜力,成为游客“欢乐购”的打卡点,丰富百姓吃住游购娱体验。
海旅超体
海旅超体项目摒弃了建造全业态购物中心或引入奥莱等常规选项,开辟了全国首创“新旅游零售综合体”的新模式。得益于消费端呈现出的“无门店”全货架直给形式,以及海旅免税强大的海内外供应链,海旅超体还在经营端打破常规的“租金模式”,以更灵活方式与品牌合作,提供极具价格竞争力的全球精品好货,为消费者带来一站式购物体验和全方位的本地品质生活,有力带动消费市场提档升级。
乐天城
乐天城是以“补充完善片区常住居民的民生所需”为建设初衷的民生配套项目,在业态设置上充分参考了周边居民生活习惯,以新型农贸市场为主体,辅以便民生活超市、滨河民俗风情街、特色商业步行街组成片区唯一大型商业综合体。该商业综合体还有便利百姓生活的缝纫店、生活用品店、报刊、手机维修等店铺,同步打造“便民生活一刻钟”商圈。此处“夜间经济”也是吉阳区的代表,乐天城合理设置街区布局和摊位点,每晚街区两侧便成为周边居民夜生活集聚区,包含餐饮、休闲、文化、零售等多种业态。
推进乡镇商贸中心建设
位于南新社区的乡镇商贸中心
吉阳区紧紧围绕县域商业体系规划,重点完善乡镇商贸中心建设,补齐短板,完善功能业态,提升改善购物环境,结合电商数字赋能,拉动传统商贸流通快递物流运转能力。通过积极引导连锁商贸流通企业下沉乡镇,新建乡镇商贸中心1家,鼓励引导1家乡镇商贸中心进一步丰富业态,实现日用商品销售、餐饮、美容美发服务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积极引导促消费活动开展,满足乡镇人口集聚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全区乡镇商贸中心8家,广泛分布于原吉阳镇各区域,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覆盖率100%。有效改善乡镇消费环境,辐射带动了周边区域消费升级。
2、提高流通效率,完善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提升冷链物流配送能力
海南物丰实业有限公司
吉阳区高度重视农村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保障市场供应,促进消费升级。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下沉农村区域,围绕农产品供应链打造全链闭环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标准化的产地预冷集配、低温加工仓储配送等设施,提高农产品低温处理率、发展冷链共同配送。以海南物丰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是经三亚市发改委、三亚市商务局认定的直供直配联盟企业,集农产品研发、种植、销售、冷链、仓储及配送服务为一体,2023年完成榆红村农产品冷链设施项目建设,新增冷库库容4000立方米,进一步扩大农村产品直供直销,提高了农产品上行效率,月营收额约为1500万元,同时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发展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位于罗蓬村的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吉阳区积极鼓励物流快递资源整合,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全区各类物流网点共计165个,辖区15个行政村均建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京东、顺丰等快递物流基本实现服务到村。邮政、“三通一达”等快递物流开展“邮快合作”“快快合作”模式,实现多站合一、资源整合、共同配送,助推县域整体物流成本降低。通过县域商业政策补贴资金扶持,中国邮政红沙邮件处理中心完成设备升级改造,进一步扩展装卸垛口和柔性处理空间,提高了设备分拣能力与邮件装卸能力的匹配度,提升邮件处理的整体时效,通过自动化操作代替人工分拣,在降低邮件破损率的同时,提升近1倍产能,邮件峰值日均处理能力达20万件,全年累计进出口业务量达2109万件,每日作业共40条邮路,配送辐射范围至全三亚市,下行至偏远乡村基本实现当日达,物流快递打通至“最后一公里”。
3、实现多业态融合,改善优化县域消费渠道
2023年,吉阳区新培育限上批发零售企业13家(批发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零售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限上住宿餐饮企业2家(住宿餐饮企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新建家庭农场8家,强化乡村休闲、农事体验消费需求,进一步构建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全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大茅远洋生态村
大茅远洋生态村将农业观光、农业采摘进行有效结合,大力拓展乡村旅游,形成“农业+”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从一产向三产转变,聚焦中高端用户市场,提供高品质健康产品和服务,水果年产量约250万斤,年产值近千万。大茅远洋生态村推出五类农业科普课程、两类户外探索课程和三条景观线路成为热带生态研学基地项目的“金字招牌”。通过搭建房车营地、木屋营地、田间酒店等多元民宿风格场景,创造特色、优美的住宿条件,协调特色自然乡土风光,赋予游客新田园健康生活。
亚龙湾国际玫瑰谷
亚龙湾国际玫瑰谷集观光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娱乐、购物食宿于一体,着力发展玫瑰产业,发挥玫瑰观赏后的剩余价值,提炼玫瑰精油,制作玫瑰美容茶、玫瑰酒等美容养颜、清热消火,舒筋活血的馈赠佳品。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民种植玫瑰,土地亩产价值实现翻番。吉阳区通过整合玫瑰谷周边大型商场、精品民宿、美食小吃、黎苗文艺等文旅资源,带动乡村与大型商场、酒店民宿、重点景区等文旅消费业态有机互动,丰富和升级亚龙湾区域旅游产品,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升级发展。